来源: 时代财经
文/武佩璇
2017年,在韩国留学的林玮(化名)回国探亲,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取了500元现金。回国呆了一个多月,当她再次登上去韩国的飞机时,那500元现金一分不少的留在她的口袋里。
两年后,林玮学成回国,2019年的中国,大街小巷都遍布着二维码、收款机,哪怕只是路边卖菜的小商贩,也是人手一码。
面对着方便快捷、已成大势的移动支付,林玮回忆道,“我觉得自己像个刚进城的乡巴佬,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事实上,在移动支付方面,中国并非是创造者,但是引领者。2012年,支付宝推出了二维码支付,就此开启了中国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势头。到2017年,市场格局初定后,扫码支付与高铁、共享单车、网购一起,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在这期间,伴随着一次次资本市场的经典商战,移动支付再次成就了阿里巴巴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而在他们从对立走向和解的故事里,受益者也并非只有享受到补贴优惠的普通用户。
近日,支付宝上线新功能:可向微信好友转账,转账后将生成二维码,发送给微信好友后即可在支付宝扫码领取。
资深行业观察者、移动支付网主编慕楚对时代财经感叹道,一开始的时候,支付仅仅是银行一块小而不起眼的业务,没有人关注它,但当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才发现,支付这件事爆发出了巨大的想象力。“它可以做得非常丰富、非常精彩。”
支付大战掀起一角
如今我们谈起移动支付,总是先想到二维码支付,但不得不提的是,在二维码之前,中国还有一段以运营商中国移动为代表的SIM卡方案,和以银行、银联为代表的NFC方案,两种移动支付方案互相争夺了三年之久,后来央行于2012年12月14日颁发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确定了由银联主导的NFC-SIM卡方案。
但相比于二维码这种无需改造线下商户设备、无需培训员工、也无需等待手机厂商对NFC功能大规模铺设的支付形式,银联的NFC方案发展缓慢,被二维码迎头赶上。
在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席卷了互联网、银行、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等多个行业,颠覆用户认知的同时也重塑了企业的未来。NFC和二维码在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史中是一个值得剖析的故事,但移动支付如何在中国像星星点火一样呈现出辽远广阔的形势则更依赖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上的“争夺战”。
2012年7月,在条形码支付的基础上,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二维码支付,开启了中国线上支付的浪潮,但在连网购都是新鲜事物的当时,二维码支付的线下使用场景并没有那么多。那时,时代正从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的路上,大家对那个小小的四方屏幕仍不知所措。
依靠着淘宝的强势发展,支付宝取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PC端的线上支付里,其是大赢家。但怎么让支付宝的移动端成功,是当时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心头病。时任支付宝CEO的彭蕾曾向媒体回忆起当时的不安,“所有人都变成低头族,但我们在手机上有什么?”支付宝在2009推出移动端APP,但直到2012年底,用户仅有百万。
对于移动支付还有些迷茫的支付宝在201
2、2013年没有停下,而是凭着对未来的直觉做出了在现在来看极为重大的决定:成立蚂蚁金服、上线余额宝、签约零售业巨头银泰百货,并且凭着在杭州大本营的积累,率先跟杭州广大的出租车师傅搭上了线,移动支付最重要的打车场景被支付宝率先挖掘。
支付宝看似占据了上风,但微信支付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在线上支付的市场中一直被支付宝压了一头,微信上线并迅速获得一定量的用户基数后,财付通看到了希望。腾讯也在阿里巴巴的一系列举动中嗅到了移动支付这个重要的商机。2013年,微信5.0版本上线,微信支付、扫一扫两个重要功能在这个版本中首次亮相,并且在几个月后的春节中,以“红包”这个亲切的中国习俗,轻松引爆了一次潮流。人们为了发红包,毫不犹豫地在微信绑定了银行账户。据公开数据显示,这次“红包大战”之后,微信支付有了3000万用户。
这次事件被当时还活跃在社交网络的马云称为“珍珠港偷袭”,并引发了阿里巴巴高管在马云的一声令下中,不得不提前结束春节假期,纷纷赶回杭州的戏剧化事件。
支付这件事在两大互联网巨头的争夺中,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关注,各方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开始切入这块市场,京东支付、百度钱包、平安壹钱包、苏宁金融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在2014年先后成立。
移动支付“大战”拉开序幕。
补贴、补贴,还是补贴
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有3个重要的节点:红包、打车、线下市场的争夺。
如果说红包事件还是以想法取胜,那打车以及线下市场的争夺则让阿里巴巴和腾讯开启了向用户疯狂撒钱的无脑模式,也就此让互联网企业形成了“先融资后烧钱”的补贴思路。
几乎没有人错过2014年那场疯狂的打车软件“营销盛典”。在时代财经的采访中,很多人都是在2014年初了解到手机打车,并且最先使用的就是滴滴。那年已经在北京工作的王语(化名)回忆起打车这件事,最喜欢提的就是“花不到五块钱就能从公司打车回家”。
滴滴和快的背后各自站着腾讯和阿里巴巴。2014年初,滴滴和快的的补贴方案隔几天就有变化,滴滴给司机、用户各补贴10元;快的则加码,给司机每单15元,用户每单10元。到了当年2月份时,快的还放话称,“打车奖励金额永远比同行高1元。”
博弈之下,两家巨头投入的补贴金额奔向十亿元的规模。2014年3月底,滴滴打车公布,自补贴开始,其用户数从2200万增至1亿,日均订单数从35万增至521.83万,补贴达14亿元。
这种程度的“烧钱模式”在当时看来是前所未有的,在各自都培养出了一些用户后,两家握手言和,2014年5月17日同时宣布取消乘客的打车补贴,并在来年进行合并。
抛开补贴大战后两家企业合并的故事,打车软件的这一“战”,实实在在培养了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微信和支付宝也各自开始了支付入口的争夺战,纷纷抢占商超、便利店、饭店等等线下场所。
在这期间,美团外卖、饿了么带来的流量通道,也为支付宝和微信贡献不少用户,这两家外卖平台也在2015年选择了补贴模式,开启了线下商家的争夺。
终于,在经历几轮博弈后,支付宝和微信明白彼此无法一家独大,两分天下的局面不可避免。公开数据显示,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二分江山,合计占据了超90%的市场。
如今,支付宝和微信为了方便更广大的用户,加快了互联互通进程。近日,支付宝已上线新功能:可向微信好友转账,转账后将生成二维码,发送给微信好友后即可在支付宝扫码领取。
互联网巨头们获得了市场,用户们拿到了补贴,移动支付更是一点点浸透了大众的生活。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达到16.74亿笔,金额为9.64万亿元;到了2021年,移动支付业务达到1512.28亿笔,金额达到526.98万亿元。
慕楚总结道,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依靠三件事:智能手机的普及、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监管层包容审慎的态度。
看似市场是在个体企业间的争夺中发展的,但底层的建设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回顾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历史,除了主导者和胜利者,更多的身影也在不断出现。
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除了二维码支付,银联的云闪付以及APPLE PAY等NFC支付方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线下市场的争夺战对于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说已经告一段落。
但玲琅满目的支付方式、眼花缭乱的二维码让商家和用户有了“选择困难症”,因此,一种被称为聚合支付也就是第四方支付平台的解决方案开始登上舞台,也被视作“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
它们利用自身的技术,将多个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整合到一起,为商户提供支付通道、技术对接、运行维护等服务,大大节省了用户的选择成本。
广州天河区的一家便利店里,付款环节是客户拿出自己支付宝或微信的收款码、或是装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商家的智能扫码机,付款即可完成。
这家小店的窗户上贴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但早已破旧。商家告诉时代财经,开店已经
三、四年了,一直使用这种智能扫码收款机,早就不用客户自己扫码了。她也已经忘记微信和支付宝来推荐商家收款码时的事情,转而记得的是这些收款机的服务商一个个登门拜访,“我已经换了两、三家了。”
曾从事第四方支付平台的刘裕(化名)对时代财经表示,“第四方支付平台基本的收益是来自于交易的手续费,后来面对商户开发了很多特色服务,比如记账、后台管理等等,也能带来一些增值收入,另外还有不少广告收入和金融衍生收入,比如借贷、理财。”
在实打实跑过线下市场的刘裕看来,第四方支付机构有其独有的优势。“首先在客户服务方面,不管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需要依靠这些专业的服务商。其次,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收钱不是第一要务,账单清晰才是,有相关的服务后台就能非常便利。”
刘裕提到,城中村便利店、早餐店这些人流量巨大的地方,为了防止走单以及网络延迟,不依靠二维码收款而是使用带有聚合支付功能的付款机是商户的第一选择。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网披露已备案的13421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中,业务类型含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的有463家,从成立时间来看,2013年-2017年是已备案聚合机构成立的高峰,五年总共成立了204家。
服务线下商户需要庞大的商务体系,第四方支付平台的市场前景也因此而极为广阔,即使前期资本都在发力第三方支付机构,但支付服务商这片热土也从未被忽略。
于2013年成立的聚合支付服务商哆啦宝科技有限公司天使轮被真格基金看中,投入100万元,2015年又获得易宝支付2000万投资,到了2019年,则被京东科技以3亿元全资收购。
另一移动聚合支付服务的头部公司收钱吧在其多轮融资中云集了各路资本,包括拉卡拉、恒生电子、中金资本、灏源资本等。此外,收钱吧也正计划登陆A股,已在上海证监局备案,拟于创业板上市。
2020年8月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包括聚合支付在内的收单外包服务开启备案制,行业进入合规化良性发展期,“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有了更完备的保障。
数字人民币入场
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看着移动支付走上了世界前列,中国央行着手研究数字货币。
与比特币等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加密货币有着本质区别,数字人民币是一种法定货币,虽然从使用方法上看,数字人民币类似于第三方移动支付,但其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更强的隐私管理和更先进、安全的支付手段。
2014年,在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倡导下,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2016年年初,央行首次提出对外公开发行数字货币的目标。
2019年末,央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第一批试点测试,在有序扩大试点范围的政策鼓励下,数字人民币加速推广。
2022年10月12日,央行发布《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披露,截至今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相比于已经成熟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手段,数字人民币的消费场景还在扩展和普及阶段,方式多种多样,也借鉴了不少移动支付发展初期的宣传模式。例如深圳在试点数字人民币时,便多次以“摇号抽签”的形式进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和热情。
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数字人民币未来或许能搅动如今看似平静的移动支付市场,为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根据Statista发布的《FinTech Report 2021–Digital Payments》显示,2020年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是中国,市场占比45.6%,规模达到24965亿美元,而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出海进程的不断加速,全球的移动支付市场也逐渐被中国科技公司所主导。
从2012年开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蓬勃发展的十年正是金融开放的十年,创造了先进的科技公司、向世界展示了便捷全新的生活方式。而下一个十年,中国的金融与科技市场也将取得更为不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