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征税倒计时几千万网店瑟瑟发抖
hello大家好,相信大家看到这个标题都清楚是什么情况了。
今天我们具体来讲讲
1.留给数千万网店店主的时间,只有6个月!
12月10日,让数千万家网店店主一直提心吊胆的那只靴子终于落地了: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20年电子商务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升级完善和运行维护项目》的中标公告。
这个公告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标的网店店主必须在六个月内完成电商税收数据的升级完善。
为什么要升级完善网店店主的税收数据?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平台数据与税务部门之间是不完全开放的,有些企业就利用了这一点进行逃税;而在升级完善电商税收数据后,网店信息和市场监管、公安、社保等部门实现共享,向网店商家征税的盲点已不复存在了。
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留给线上商家们喘息的时间,只有六个月了!
其实,电商征税这事,很早就在筹划了,虽然中间经过了一些起伏,但整体上这根紧箍咒一直都存在,并且一直向前推进。
今年5月,部分线上商家就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发送的风险自查提示,提醒他们存在少计营业收入的风险,要求线上商家们补齐从2017年开始的三年纳税。
一位被抽到的某电商平台商家说,当时自己的感觉是整个人坠入了冰窖!
做网店这么多年来,收到这样的通知还是头一回,而如果按照通知的要求补齐过去三年的税收,他们公司铁定要进入破产程序!
据了解,该店家在某电商平台经营着一家大码时装店,他们店的年收入在1000万左右,但是今年年初疫情发生后,店里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整个上半年只卖了80万,算上房租、员工工资等固定投入,上半年共亏了200万;为了准备冬天的新货,店主又将自己唯一的一处房产抵押了出去,如今身上已经背了500万的贷款。
但是,和这500万的贷款相比,要补齐的这900多万的税收才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好到了6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又发了一个重磅通知,这个通知让她再次逃过一劫。
通知明确要求:严禁征收过头税费。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以前你们漏交的税,既往不咎,不用补了。
这个动作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本来今年年初
电 商 法的出台就给了线上商家们的合法经营一个缓冲期,按照电商法的相关规定,今年6月开始征收电商税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因为今年疫情对企业的伤害很大,而不得不暂缓征收电商税。
第二层含义:过去没征税,不代表就是永远不征税。
因为从一个长远的过程来看,电商征税是大势所趋,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这不,双12一到,电商征税不就来了吗?
2.最少影响数千万家线上商家!
可能很多小伙伴有些好奇:做生意交税是天经地义,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是可以不交税的,为什么网店店主这么害怕电商征税?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电商行业的一个“潜规则”:就像上文提到过的,有些电商卖家向税务部门申请的销售收入和平台实际统计的销售收入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
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一是很多消费者和商家在电商购物时不需要开发票。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因为是个人消费,发票对于他们没有用,目前他们在电商消费中普遍都没有形成要求开发票的意识。
所以,大多数商家也只有在消费者主动要求开发票时,才会在再经过和消费者的沟通后才会开发票。
有机构统计过,中小商家给消费者开票的比例只占实际收入的15%。
也就是说,如果有商家报税150万,实际销售可能达到1500万,这中间的差额1350万要按照13%的增值税+10%的企业所得税+滞纳金+罚款,需要补交的税款则在300万以上。
从商家的角度而言,电商激烈的价格战,也是导致商家主动不要票的原因。
比如说,有些商家在进行服装面料采购时,开票是一个价格,不开票是另一个价格,两者之间的价格达到6个点,而服装行业的净利润也就只有10个点左右,所以,为了维护这点微薄的利润,很多商家在进货时也不会主动要求开票。
造成平台统计和税务部门统计差异的另外一个原因:存在着很多虚假订单。
事实上,作为一种销售手段,很多商家的流水都是通过
刷单来完成的,原因也很现实:不刷就没有
流量,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懒,他们不会翻十几页去找商家,而要让商家的排名往前排,商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刷单。
但是问题就来了:税务局在收税时,并非按照商家的实际销售额,而是账户产生的流水交易纳税。
一方面,如今的电商红利期早就过去了,现在大多电商是一种微利,这种微利还是建立在未纳税基础上的;另一方面,真的按照账户产生的流水交易纳税,很多商家要交的税收可能已经超过了销售额本身,数千万网店都会受到影响。
3.统一征税难度大,但势在必行
现在对线上商家征收电商税,难度的确非常大。
首先,征收电商税影响的范围太广了。
一方面,如今九成以上的网店店主都很难赚到钱,这时候对网店收税无异于是巨大的灾难,纳税的商家肯定生存困难;更关键的是,征税后的影响的不止是网店,因为如果网店活不下去了,与之相关的平台、快递、运输等上下游行业也会跟着一起下沉。
其次,如何平衡为中小商家谋利和征税之间的关系。
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电商为中小商家解决了就业等问题,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所以,国家对电商平台上的商家在税收上网开一面,应该作为一种“共识”;但是,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情况:如果放任平台的营销、刷单、直播带货等都没有票据的话,财税法规跟不上平台的营销模式,电商最终只能沦为资本的后花园。
还有,查税相互举报可能会引发行业性恐慌。
目前对线上商家征税采取的是中标机制,也就是说,有人先征税,有人后征税,被抽中的人心里肯定会不平衡,抽查后可能会选择举报同行;于是,同一个平台之间相互举报,不同平台之间为了追求公平也会要求全网店铺普查,统一征税,这极有可能引发行业性恐慌。
但是问题是:统一征税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税负率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一样的海鲜,广州的利润偏低,内蒙古的利润偏高。
如果两地都用统一税负率,就会造成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
而如果对线上商家不征税,只对线下实体店征税,也是更大的不公平。
所以,虽然难度很大,对所有线上商家的征税还是势在必行。
比如说,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分类,然后针对个人卖家、企业卖家、平台企业等进行差异化的、渐进式推进的征税,防止用力过猛而扼杀小微卖家。
4. 电商直播进入寒冬!
电商征税如果真正落地,首当其冲的肯定是直播行业:在今后两三年里,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现象级风口将不复存在。
其实,直播带货并不是没有它存在的理由,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太多的因素涌入直播带货这个行业,让这个行业变得扭曲。
比如说,公然售假问题。
燕窝售假风波未平,羊毛衫售假一波又起,一次次伤害广大粉丝对顶级主播的信任,长此以往,粉丝们远离直播间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还有,疯狂刷单,这是直播行业的一个堪称伟大的创造。
“双11”刚过的时候,很多直播平台的主播都晒出了亮眼的数据。
不过,就有媒体揭露,在一场粉丝量达311万的直播中,其中的300万的互动都是通过刷单公司营造出来的虚假繁荣。
而这,只是直播行业刷单的冰山一角。
如今,对于观看人数、互动率、销售量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技术轻松实现。
以至于一位服装销售商在尝试了几次直播,交了几回不菲的坑位费而对产品
销量和品牌价值没有实际推动后公开表示:我已对90%的MCN失去了信心,这些MCN已走入病态!
既然有病,那就得治,而电商征税,而有可能就是一剂猛药!
泡沫褪去后,就能看清到底谁在裸泳。
随着电商征税政策的出台,电商平台所有的交易数据都无所遁形,网店店主偷税避税将成为过去,电商直播的虚假繁荣也有望得到根治: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一个更加理性的交易环境,才是我们最需要的。